1. <track id="hr2q6"></track>

  2. 2019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
    欄目:新聞資訊 發布時間:2020-01-10
    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摘要整體而言,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全面形成“外資+合資+自主”三股勢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資、合資、自主品牌對于電池的選擇,將讓動力電池前十排名變量叢生。裝機量數據變化背后,釋放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的走勢信號。20

    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

    摘要整體而言,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全面形成“外資+合資+自主”三股勢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資、合資、自主品牌對于電池的選擇,將讓動力電池前十排名變量叢生。


    裝機量數據變化背后,釋放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的走勢信號。

    2020年1月6日,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通過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據庫》統計顯示,2019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約117.7萬臺,同比下降4%。全年累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2.38GWh,同比增長9%。

    其中,TOP10企業合計裝機達54.88GWh,占整體裝機量的87.98%,較去年排名TOP10企業占比上升5.16%。

    2019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圖1)

    本年度位列TOP10的動力電池企業依次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孚能科技、時代上汽、比克電池和欣旺達。

    對比2018年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排名1-4位的企業暫時沒有發生變化,5-10排名則發生“變臉”。其中,億緯鋰能由第7晉升至第5,中航鋰電由第9躍居第6。孚能科技由第5滑落至第7,比克電池由第6下降至第9。

    國能電池、卡耐新能源掉出TOP10,時代上汽、欣旺達成為黑馬躋身入榜。

    從單月TOP10企業的數據看,市場格局尚未穩定,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前二位穩定不變之外,3-10位企業的排名仍不穩定。從年度數據看,3-10位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漲跌幅度不一,隨著下游客戶銷量變動以及市場配套份額生變,致使后續排名變動的因素依舊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1批推薦目錄中,配套松下、LG電池的特斯拉車型進入,合資車企北京奔馳和廣汽豐田分別搭載SKI和松下/三洋的電芯,同樣可以獲得補貼,這意味著外資電池品牌在新能源補貼中獲得“解禁”。

    GGII數據統計顯示,12月份特斯拉國內工廠取得合格證車輛達928輛,配套電池企業為松下。也就在2020年1月7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宣布正式交付,給萎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強心針。

    整體而言,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全面形成“外資+合資+自主”三股勢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資、合資、自主品牌對于電池的選擇,將讓動力電池前十排名變量叢生。

    以下為2019年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的進展復盤:


    寧德時代


    作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穩居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

    GGII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19年實現裝機電量32307345KWh,同比增長37%。配套國內車企達120家,其中配套超過1GWh以上的客戶達9家。市場占比達51.76%。

    從2019年新的進展來看,客戶方面,寧德時代加速國際化市場進攻,接連與本田、現代、豐田、沃爾沃、大眾、捷豹路虎、標致雪鐵龍、戴姆勒卡客車等國際頂尖車企達成合作,成為其動力電池供應商。

    也是在2019年,寧德時代與寶馬簽署的合作訂單從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1.79億元)增加到7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9.01億元),合同供貨時間為2020年至2031年。

    市場方面,寧德時代2019年除了在車載動力電池領域裝機量保持遙遙領先、冠絕榜首之外。在儲能、輕型車、船舶、48V等新興領域,寧德時代同樣發起了密集攻勢。

    技術方面,寧德時代采用全新CTP技術的無模組電池包,相較于目前市場上的傳統電池包, 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50%,電池包能量密度可達200Wh/kg以上,該技術獲專利200多項,投入應用后將大幅降低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

    產能方面,寧德時代歐洲工廠于10月正式動工,該工廠計劃在2021年形成部分產能,并計劃于2022年實現14GWh的電池產能。12月,寧德時代四川動力電池項目也宣布動工,項目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能30GWh的動力電池生產線。


    比亞迪


    2019年,比亞迪在實現動力電池對外供應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GGII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實現裝機數量19.7625萬臺,其中,配套自身車輛19.6715萬臺,對外配套910輛,2018年對外配套僅79輛。

    對外配套車企包括北京華林、廣汽比亞迪、長安汽車、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和中天高科,對外配套裝機電量達177738KWh。

    2019年7月,比亞迪與豐田汽車公司簽訂合約,電池外供再獲突破。10月,消息稱奧迪和比亞迪正在探索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包括建立合資企業,收購比亞迪電池事業部的股份。

    12月末,比亞迪成立了5家零部件全資子公司,其中包括主要從事電池業務的獨立子公司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這也標志著比亞迪供應鏈體系將快馬加鞭融入市場競爭,實現對外供應。

    產能方面,比亞迪除了深圳、惠州、青海原有電池工廠外,重慶、西安、長沙等新工廠也在陸續投入,2019年的產能為40GWh,2020年將達到60GWh。

    技術方面,比亞迪稱將于2020年5-6月推出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體積比能量增加50%,壽命長達8年120萬公里,成本下降30%。搭載新電池,新車續航可達500-600km。


    國軒高科


    2019年以來,國軒高科在動力電池裝機排名基本穩定,僅在7月份的裝機排名下滑到第4名,其余月份都位列裝機電量排名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市場進展方面,除了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供給穩定增長外,國軒高科還與德國博世簽約,將于2020年開始為其批量供應鋰電池、模組和電池包等,開啟全球化進程;同時與印度Tata合資建企,進軍印度市場。

    在儲能領域,國軒高科與華為、中能建、繼遠軟件等公司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后續公司儲能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進展方面,國軒高科前三季度研發投入資金超3億元,同比提高42.45%。其LFP電芯單體能量密度超190Wh/kg,并成功產業化應用于江淮汽車、奇瑞新能源等下游客戶。

    其自主開發的三元電芯產品也已完成設計驗證并實現量產,單體能量密度超過210Wh/kg,循環壽命突破1500周。

    產能進展方面,2019年11月18日,國軒高科宣布擬投資55億元,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新建動力鋰電池產能7GWh,建成后與先期項目合計形成總產能10GWh。一個月后,國軒高科18.5億可轉債發行成功。


    力神電池


    力神電池的產品涵蓋圓柱三元、方形鐵鋰和方形三元,且三種技術產品在不同的應用市場都存在較強的競爭優勢。

    從裝機情況來看,力神電池2019年實現裝機電量1951002KWh,位列第4。其中,在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裝機量上,力神電池分別排名第6和第2,為其裝機電量名列前茅提供了強力保障。

    市場方面,力神電池同時進軍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和專用車三大領域,配套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威馬、江淮、廣汽、東風、華晨鑫源、蘇州金龍、北汽福田、中通客車等主機廠。

    同時,力神電池也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繼成為易捷特BBG項目動力電池定點供應商之后,公司正在與大眾、戴姆勒等國際車企洽談動力電池業務合作事宜。


    億緯鋰能


    精準踩點細分賽道,市場“多點開花”的億緯鋰能正在邁入高速成長通道。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GGII數據顯示,億緯鋰能2019年實現裝機數量1.3441萬臺,實現裝機電量1835951KWh,晉升榜單第5位。配套數量前五的車企包括南京金龍、東風汽車、吉利商用車、合眾新能源、開沃汽車。

    2019年3月,億緯鋰能宣布子公司惠州億緯集能收到現代起亞供應商選定通報,未來六年的訂單預計需求達13.48GWh。這也是公司繼與戴姆勒簽署供貨合同后在國際市場上的又一進展。

    5月,億緯鋰能擬募資35億元,用于國內擴大動力電池生產規模。軟包電池2019年有3GWh產能投產,2020年會增加6GWh形成9GWh的產能;磷酸鐵鋰電池也在規劃新增3.5GWh。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車載動力領域之外,億緯鋰能在電動船舶、TWS耳機、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ETC等細分領域,也獲得了長足喜人的發展。億緯鋰能預計2019年凈利潤達14.55億-16.26億元,同比增長155%-185%。


    中航鋰電


    在新任掌門人劉靜瑜的帶領下,中航鋰電發展提速猛進。2019年,中航鋰電在頂層戰略指導下重塑變革、大步邁進。

    GGII數據顯示,中航鋰電2019年實現裝機數量配套2.9002萬臺,實現裝機電量1492168KWh,同比增長108%,配套車企包括長安汽車、廣汽乘用車、北汽福田、金康汽車、東風汽車、吉利汽車、江鈴汽車、江西大乘、宇通客車、瑞馳汽車等。

    2019年7月,中航鋰電20GWh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廈門,總投資100億元。兩個月之后,項目一期A6項目正式開工,計劃2020年第四季度投產。

    中航鋰電總經理劉靜瑜向高工鋰電表示,廈門項目是中航鋰電實施戰略規劃,順利推進產能布局的重要一環。未來,中航鋰電規劃年產能將超過100GWh,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和全球優秀汽車公司戰略供應商。


    孚能科技


    相比于2018年的熱鬧塵囂,2019年軟包電池市場陷入“啞火”狀態。作為專注軟包電池的頭號選手,孚能科技也不能幸免。

    GGII數據顯示,2019年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5486271KWh,同比下降28.05%。其中,孚能科技實現裝機量1213962KWh,同比下滑36%。

    軟包電池市場滲透羸弱,從原因來看,1、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高度集中,兩大頭部企業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2、國內軟包電池企業仍然弱小,尚未形成能與方形頭部企業相抗衡的軟包電池巨頭;3、軟包電池在性能突破、核心材料、成本控制、產能規模等方面尚存瓶頸;4、嚴重依賴大客戶。

    為了強大自身、躋身頭部陣營,2019年9月,孚能科技闖關科創板,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公司計劃募資34.4億元,主要投向年產8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投資28.4億元)和補充運營資金(6億元)。目前最新狀態已進入第二輪問詢。


    時代上汽


    時代上汽是2017年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聯姻的產物,寧德時代占股51%,上汽集團占股49%。項目于當年6月破土動工,一期項目規劃投資100億,形成18GWh年生產能力。2018年第311批新車公告,時代上汽正式登上舞臺。

    GGII數據顯示,時代上汽2019年實現裝機數量15494臺,實現裝機電量742883KWh,配套車企包括上海汽車、上汽通用、上汽大眾和上汽大通。

    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合作,被業內視為是強強聯合,時代上汽裝機量的突飛猛進,也是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合作的突出案例。整車企業與電池廠合作關系已成為重要趨勢,未來也將會對國內的動力電池市場格局產生極大影響。


    比克電池


    2019年對于比克電池而言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在補貼大幅退坡和宏觀經濟導致新能源汽車增長疲軟的大環境下,前期配套低端車型居多、滿足車規級電池產能稀缺、頭部企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下游客戶拖欠貨款嚴重等因素,讓諸多圓柱電池企業被迫轉型。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動力市場方面,在補貼完全退出之后,鐵鋰體系的圓柱電池或將憑借低成本和安全優勢在A00級微型車以及專用車領域受到歡迎。同時,高鎳圓柱電池也將在一些中高端乘用車領域找到應用空間,圓柱電池不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消失。

    細分市場方面,未來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園林工具、智能穿戴、儲能細分市場對圓柱電池的需求將呈現井噴式發展,也將給圓柱電池企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會。

    2019年比克電池也在積極謀求轉型,在維穩動力電池市場的同時,在輕型車、消費電子、儲能領域也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2019年比克電池實現裝機數量1.8604萬臺,實現裝機電量689978KWh。

    值得欣喜的是,2019年12月12日,比克電池與開沃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沃汽車將采購比克電池數億元動力電池系統,并共同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

    近期,比克電池宣布,公司已經與美國新能源創新企業Cadenza Innovation就建設超級電池量產線簽訂合作建線協議。該項目將落戶比克電池深圳工業園進行生產,產線將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產品將銷往美國、澳洲、歐洲等地的儲能系統、工業用車及商業大巴車領域。


    欣旺達


    2019年以來,經過前期的市場鋪墊與產能釋放,欣旺達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進一步打開。

    GGII數據顯示,2019年欣旺達裝機量達650931KWh,同比增長586%,首次進入年度TOP10,位居第10位,配套的主機廠主要包括吉利汽車、吉利旗下山西新能源汽車、云度新能源和東風柳汽等。

    欣旺達曾向高工鋰電表示,自今年4月份以來,公司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緊張生產狀態。目前惠州2GWh的BEV電芯產線已經處于滿產狀態。公司新增產能將倍增BEV電芯產能,還將具備HEV電芯量產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公司還成功進入了雷諾日產的供應鏈(相關車型在2020-2026的需求預計達115.7萬臺),并獲得易捷特X項目定點(相關車型在2020-2025的需求預計達36.6萬臺)。同時,德國本特勒的全新電動汽車底盤系統(2.0版本),搭載的也是欣旺達提供的模組電池包。

    可以說,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欣旺達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與產品性能已經廣泛得到市場認可,市場背書得到進一步加強。




    久久毛片免费看视-免费黄片不卡无码-黄色毛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无码h片在线观看免费
    1. <track id="hr2q6"></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