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新能源汽車降本的問題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比能量(質量比能量和體積比能量),中國動力電池領頭羊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分別推出了自己的CTP技術(即Cell to Pack)
作為國內新能源技術的輸出者,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已經在這股趨勢之上,發布了自己的電池集成化技術。寧德時代CTP(CellToPack)技術路線基于高鎳三元鋰架構,其核心是減少了模組數量,直接由多個大容量電芯組成標準化電池包,再靈活堆疊組成更大的電池模塊,適應不同車款的儲能需要。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則基于其所擅長的磷酸鐵鋰技術,電池單體同樣向大容量進化,但電芯形狀更加扁平、窄?。ㄩL邊可以定制變化,單體最大穩定長度可以達2100mm),因此形象化的取名"刀片"。多個"刀片"捆扎形成電池包模塊,通過少數幾個大模組的組合成電池模塊。
寧德時代的CTP主要是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電池包系統(質量和體積)能量密度,據悉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展開合作;比亞迪主要提升了體積能量密度,比亞迪宣稱體積能量密度將提升50%,其第一款采用CTP技術的車型為“漢”,綜合續航里程可達600km以上;讓我們拭目以待CTP技術能夠在新能源市場掀起驚天巨浪還是僅僅的雷聲大雨點小呢。